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
你了解爸爸、妈妈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吗?
爸爸、妈妈影响最大的童年事件是什么?
让我们跟着心理学家的分析,
拉开距离、改变焦距来看一看,
怎样和父母沟通更有效,
更能拉近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家庭也是小社会
其实家庭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也要学着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与相处模式,会成为我们进入社会后,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时的“模板”。
那么,如何才能和父母有效沟通,并且可以将彼此的爱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呢?
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呢?很显然,是一只青蛙。但真的是青蛙吗?当我们把这张图逆时针转动90度,青蛙就变成了马!图还是原来的图,但角度变了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也就随之改变了。
正如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一样。似乎两个人都有道理,但这些道理却成为拉开彼此距离、阻碍关系的鸿沟。当然,有时候,我们很难离开自己的角度,走进对方的世界去换位思考。甚至,有的人认为,如果转换了自己的视角,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主张,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所以,真正的换位思考,需要先清空自己的情绪和执着的感受,试着与对方“同穿一双鞋”,放下对错好坏,去聆听和了解对方。如果你可以常常换位思考,就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和新可能。
父母爱,不善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下图这些线是平行的吗?这是一张在心理学上很有名的错觉图看似不平行的线,其实都是平行的。就像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但原因是大部分父母成长的时代,并没有机会让他们学习“爱”这门最重要的学问。
父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考试,就成了父母。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地表达爱与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想要拉近和父母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在那些错误的表达方式中找到爱。
改变“焦距”
当我们和父母发生矛盾、觉得自己无法接受或理解时,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观点中走出来,拉开一点距离,去意识到那个让自己生气和不舒服的人并不仅仅是父母,他们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的情绪、烦恼和压力的人,甚至有时候是个“孩子”,一个有着恐惧、焦虑且缺乏爱的“孩子”。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工作就是做父母。他们没有关于孩子的“培养说明书”,也没有一学就灵的专业育儿秘籍,有时候他们自己的内心还没有长大,却要硬着头皮为孩子扛起全世界。做父母的同时,他们还要作为社会人去竞争、去打拼,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与各种挑战。
一家人是因为爱,而成为一家人的。如果家庭成员都能时不时地改变自己的角度、换位思考时不时地切换焦点,去关注和爱彼此;在必要时改变焦距,全面客观地去看待对方与问题,最后再加上情感式沟通,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