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像鸡蛋?地震怎么产生的?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7-28 15:47:38
    小字号

49年前的今天,唐山在23秒的震颤中沦为废墟,里氏7.8级地震,24万生命消逝,16万余人重伤,城市基础设施尽毁。这场灾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而早在1930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鹫峰地震台就已诞生,自此以后,中国的地球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等相关问题......

软流层运动是地震的罪魁祸首

地球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地球的结构类似于鸡蛋,从外到里大致由三个圈层构成,最外层是地壳,类似于鸡蛋的蛋壳,厚度为30~40千米,由各种各样的岩石组成;中间层是地幔,类似于鸡蛋的蛋清,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地幔中有一层缓慢流动的物质,称之为“软流层”,软流层的厚度约350~500千米;最里层是地核,类似于鸡蛋的蛋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



目前地球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幔软流层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驱动力源:由于软流层中的各部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导致软流层中的物质始终处在运动状态,由此带来了地壳运动并使地震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某些地震构造带上。

一直运动的地块

近代地震观测和研究发现,板块的边缘和地块间的断层面上是大地震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地球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是不是所有板块和地块的运动都会引发大地震呢?以中国为例,中国大陆各地块在地幔软流层运动的带动下以每年3~10毫米的速度运动,这说明我们的地块就像冰河上的浮冰一样一直在运动,只不过因“动静”太小,如果不用专门的观测仪器就无法感知它在运动。由于各地块的大小、形状和厚度各不相同,地幔软流层运动对它们的作用力不同,各地块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运动的方向也不同。各地块之间的这种推挤、阻挡和别撬均可造成某处作用力集中和积累,若某处作用力集中和积累到足够大,大到能克服阻挡,使地块发生错动,大到能使地块岩石层的薄弱处发生破裂,就会引发地震。



因此,要想对地震进行预测,就必须要回答在哪个地块,哪个断层上作用力正在集中和积累能量等一系列问题。





唐山大地震的伤痛,时刻警醒着我们探索地震奥秘的重要性。从鹫峰地震台诞生,到对地球结构、板块运动的研究,人类在解密地震的路上从未停歇。尽管目前预测仍有难题,但每一步探索,都是守护生命的努力。愿我们接续钻研,早日攻克地震预测难关,让科技成为抵御震灾的坚固盾牌,告慰往昔,护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