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知识旅行者” | 拾光70年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7-25 15:04:12
    小字号

解锁“知识旅行者” | 拾光70年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自1956年创刊以来,汇聚了众多院士专家,犹如一位博学的向导,用科学的眼光丈量神州,用生动的笔触解码文明,记录下了丰富的地质奇观、生态秘境与人文瑰宝。让我们循着杂志的笔墨,解锁这份“科学旅行指南”,让知识与风景同行!



01

地质奇观:

亿万年的鬼斧神工



黄土高原上的“魔鬼城”——大同土林


土林是由松散的沉积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景观,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在整个华北,被开辟为地质公园的土林景区只有大同土林。桑干河古湖干涸后,未固结的沉积物被流水雕成土林,平视远望与广阔大地无异但低头俯视,土林却藏匿于其中,形成千姿百态的土台、土柱、土崖、土岭、土墙等地貌,行走其中,仿佛置身“魔鬼城”中。




山水出黄龙 波纹落钙华


四川黄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钙华“博物馆”,其地表钙华景观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类型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走进川西神秘而幽远的山地,在仰观群山之余,你还能欣赏到呈珠串状分布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地表钙华景观。3400多个梯田状彩池串联于冰川U形谷,碳酸钙沉淀形成“龙鳞”奇观。




龙岩地质公园


福建龙岩地质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拥有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砂岩地貌、岩溶地貌等多种地貌景观,以及世界级超大型铜金矿床;亚热带季风气候为这里带来了充足的降水和温暖的环境,孕育了诗与画的山水龙岩,珍稀生物在此繁育,客家文化由此兴盛。





02

生态秘境:

万物共生的自然课堂


走进“生态博物馆”——长白山保护区


美丽丰饶的长白山保护区是宝贵的生态基因库,在温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藏着5种气候带的生命密码,生活着数不胜数的野生动植物。夜探可见“颜值担当”东北雨蛙,林间藏着东方草莓、笃斯越橘(野生蓝莓),岳桦林与苔原交界的长白山龙胆,如繁星散落草丛,每一种生命都在诠释坚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12日,中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列其中。这片1.41万平方千米土地,是目前中国东北虎豹野生繁殖种群的唯一分布区,保存着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在我国最完整、最典型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完整得惊人。这里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壮丽秀美,四季轮转,五彩斑斓如自然画卷。





东滩鸟类保护区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上海主要的滨海湿地、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春、秋时节,会有大量迁徙中的候鸟,在这里上演有趣的鸟类故事。长江泥沙造就的湿地,滋养着丰富水生生物,成了百万候鸟的 “能量补给站”。





“东方湿地之城”东营


山东东营,位于河海交汇处,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生物种类丰富,被誉为“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拥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这里,霞光映日、鱼跃鹭飞,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03

人文瑰宝:

千年文明的时空对话


苗寨吊脚楼


在苗寨,你可以见到苗族人民居住的古老建筑:苗寨吊脚楼。吊脚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这是因为苗族百姓迁入黔东南后,为适应山地环境,留下平地作为耕田,选择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建造房屋。吊脚楼的框架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由榫卯衔接,木构件衔接紧密、环环相扣,让一栋栋吊脚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兼具典雅、灵秀之美和挺拔、健劲之美。





福建土楼


来福建,你可以亲眼见到《大鱼海棠》同款“神之围楼”: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又名福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华安,龙岩市永定等地,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既能“东歪西斜”但却200多年不倒,又能抗震防风防火的,蕴藏着高超的建筑技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也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海草房


在山东胶东地区,你可以看到在石块垒起的矮墙上、顶着许多高高隆起的“草帽”。这其实是当地特色民居,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生态民居——海草房。用海草作为屋顶,能抵抗风雪,不规则石块垒墙,实现冬暖夏凉,且可循环复用。海草房是胶东渔民的生存智慧结晶,体现了“就地取材、与海共生”的生存哲学,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70 年,《知识就是力量》为每一处风景写下注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妨带着这份专业的“行走指南”,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触摸岩石里的地质年轮,去聆听湿地中的生命交响,去读懂古建筑中凝结的生活哲学 。


责任编辑|赵青云 张欣瑶(实习)

运营编辑|赵青云 葛悦涵(实习)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李雅欣

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