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发出的科学信

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10-11 14:42:00
    小字号

在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转折点,广大科学工作者意识到,他们必须团结一致,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科学工作者发出了“服务人民,服务新中国”的时代强音!

从“科代筹”到“科代会”

1949年7月13日,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及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联手推动,共同举办了中华全国首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简称“科代筹”)在北平召开。

会议集结了来自各地的206位筹备委员,经选举产生了15位正式代表及2位候补代表,他们将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科技界的团结与凝聚。

筹备会留影(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我国著名农学家丁颖参与了“科代筹”。

在记录会议进程的报告中,他提到:“综观开会当中,政府各首长和各代表均抱有极大希望,希望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能够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俾在政府领导下,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事于各种专门科学的研究,以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农学家丁颖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经过的报告(复制件)(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周恩来、朱德、李济深、黄炎培以及李四光、竺可桢、钱三强、华罗庚等人出席会议。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代表合影(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签名旗(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此次会议作出了重大决策,即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与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两大机构。此举标志着中国科技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逐步走向团结统一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