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科旅边境,跟着《知识就是力量》行走阅读广西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9-01 19:17:49
    小字号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西汉•刘向的《说苑•政理》

又是一年开学季,少年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教室,开启开学第一课。而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单向传递和黑板上的静态理论,还沉淀于实践体验、成长于思考创新。让我们跟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的科普内容出发吧!用双眼看看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变化,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辽阔疆域,用双手触摸万物的生命脉搏。

强国少年,用知识的力量守护祖国母亲

2025年5月28日,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的融媒体报道《沿着边境看中国》第二季在广西防城港举办启动仪式,并联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推出“沿着边境看中国 强国少年行・知识守边疆”行动,联动一九零五技术公司出品和运营。

该行动以“知识守边,科技护疆,育强国少年”为核心思想,以“科普阅读+科旅研学”为表现形式,讲述边境地区生产发展、民族交融故事,展现新时代边境地区发展、科技研究成就。通过了解当地科技创新中的科学家故事、守边人故事,鼓励青少年用亲身走过祖国边境,用知识守护科技疆土,勇做知识守边人。

科旅广西,探索边境的科技发展与家国情怀

强国少年,知行合一,跟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科旅广西,触摸喀斯特的岩层肌理,聆听跨国瀑布的震撼涛声,读懂水稻育种里的粮食基因密码,洞悉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屏障。

路线一丨谷脉稻浪问源

深入广西内陆边境,在喀斯特地貌与稻田的浪涌间,解锁有趣的科学知识吧!

解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

广西崇左市德天跨国瀑布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位于中越边境。我们可以乘竹筏泛游,近距离观察三级瀑的磅礴气势,解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在山水之间上一堂生动的地质课。领略边疆地貌美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在瀑布的水声里,还藏着德天瀑布跨境集市,在这里两国商贩售卖着特色商品,延续着边民互市的古老传统。

《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08期“特别策划”栏目《地球 “雕塑师”—— 雅丹、丹霞、喀斯特诞生记》中,就从板块运动的宏观视角详细地讲述了喀斯特等独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探寻“禾下乘凉梦”的科研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与广西情缘深厚。上世纪 60 年代起,他便关注广西杂交稻发展,对品种选育推广影响深远。我们站在同一片稻田中,聆听科学家的科研故事,感悟属于科学家的那份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科研精神。

我们还可以走进科研实验室,学习了解基因测序仪、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运作,亲自在试验田测量水稻生长数据。

在《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09期 “特别策划” 栏目《数字 “农夫” 智慧田园》中,你可以对数字智慧农业全链条和先进农耕设备有更详细的了解。

致敬驻守千年关卡的戍边英雄

凭祥友谊关作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自古为边防要隘。历经2000多年沧桑巨变,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美誉。 我们将在边关哨所亲身参与 “我为祖国站岗一小时” 、学习队列规范、体验战壕模拟对抗、参加边境巡逻、界碑描红,再到匠止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在庄严肃穆中传承“爱国戍边”精神。

关于国防科技底气,你可以翻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兵器与谋略” 栏目,2024年第10期中 《图说 “第一” ——我们的护国利器》让小军事迷们一饱眼福

国庆假期“谷脉稻浪问源”科考研学

报名直通车

详细行程点击报名链接即可查看

国庆假期“谷脉稻浪问源”科考研学 报名直通车

路线二丨寻找海洋精灵

漫步广西沿海边境,在红树林的庇护与北部湾的海浪间,一起守护那些可爱的生灵吧!

探索沿海生态屏障的“固碳”智慧

广西防城港红树林是以红树科胎生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我们一起走进红树林,退潮时观察招潮蟹、弹涂鱼的栖息习性;辨认秋茄、白骨壤等红树品种,触摸“支柱根”“呼吸根”,理解其抵御风暴、稳固海岸的作用;用专业工具测量海水盐度与土壤 pH 值,直观感受红树林净化水质、改良土壤的功能。

《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06期“探索发现” 栏目中的《解锁湿地的力量》,则为湿地生态系统和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注解。

聆听火山岛屿的水与火之歌

涠洲岛,这座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海上蓬莱”,95%被火山岩覆盖,拥有独特的海蚀地貌和热带景观。在火山口地质公园考察火山岩层、海蚀洞穴,听导师揭秘 2 亿年前的火山活动如何塑造这片土地;走进滴水丹屏珊瑚礁博物馆,了解珊瑚礁的生态价值。还可以亲手认养一株珊瑚苗,让“海洋小卫士”的责任伴随珊瑚一起成长。

想要深挖火山地质的专业知识,《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06期“知识链接” 栏目中《火山碎屑物中的地质学》一文是绝佳补充。

触摸民族文化中的海洋基因

广西的防城港市是我国少数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了丰富的京族文化和民俗传统。精美的民族服饰、旋律悠扬的独弦琴、技艺高超的捕鱼人、独特的干栏式"栏栅屋",都体现出京族人 “靠海吃海” 的生存智慧和与海洋共生的文化基因。

在《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08期“艺术中的科学”栏目《璀璨的古代贝壳画 —— 揭开 2000 年前的艺术之谜》中,你可以从一枚小小的贝壳上看到人类对艺术与生活的美好追求。

国庆假期“寻找海洋精灵”科考研学

报名直通车

详细行程点击报名链接即可查看

国庆假期“寻找海洋精灵”科考研学 报名直通车

知行合一,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六大能力

  • 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实地考察与科学课程,拓展青少年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
  • 科学家精神聆听科学家科研故事,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学习胸怀祖国、严谨求实、潜心研究、创新探索的科学家精神。
  • 探索创新精神
  • 通过科普讲座、科普阅读、给科学家写信、科研院所考察,让青少年直观了解科学家职业、研究成果与前沿科技,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火种。
  • 爱国戍边精神通过了解守边人事迹、边境站岗巡逻、军营生活体验、烈士陵园祭奠等活动,弘扬青少年“知识守边疆”和爱国奉献精神。
  • 民族文化自信学习了解少数民族人文历史、语言、服饰、饮食文化,加深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豪感与传承责任感。
  • 沟通协作能力在团队合作任务中,锻炼孩子们统筹分工、协同合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播种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的梦想

胸中乘着“万卷书”,双脚踏上“万里路”

让我们一起“沿着边境看中国”

扫码咨询“强国少年科旅研学”

责任编辑丨朱赟姌、姬梦瑶(实习)

排版丨姬梦瑶(实习)

质量审核丨何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