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韵”动不息 | 2025年8月新刊速递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8-27 10:36:52
    小字号

8月新刊亮点抢先看!

● 海湾中间隐藏着一只“小猪仔”?

● 花粉也能变成化石吗?

● 火山口15次喷发依然保存完好?

这些问题,你感兴趣吗?跟着八月新刊一起来探索答案吧!


《知识就是力量》8月新刊,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周卫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70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获得者许建民,以及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气象、信息工程等30余位国内权威科学家感受地质遗迹的“韵”动不息。


从火山喷发出来的滚烫岩浆,到海浪拍打出形状奇特的礁石;从地层里藏着的小小花粉,到千百万年的地质故事——大自然在这儿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痕迹!这次8月的新刊里,我们要带大家去三个震撼的“地球档案馆”:福建漳州牛头山古火山口、广西涠洲岛火山海岸,还有南海深处的花粉化石地层。快来一起探索吧!


1

涠洲岛:岩浆与海浪交织的地质史诗


为什么涠洲岛成为人们眼中最美的海岛之一?《涠洲岛:岩浆与海浪交织的地质史诗》为你揭晓答案。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海岛,涠洲岛由数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图片

涠洲岛猪仔岭


文章将带你漫步“五彩滩”,退潮时上百米宽的海蚀平台上,青苔、海藻点缀着裸露的火山熔岩在阳光下色彩如调色盘般鲜艳;寻找“岛中之岛”猪仔岭——在海湾中间还隐藏着一个小的海岛,远远望去如同一只匍匐的小猪,猪头微抬眺望大海,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潜入“海底花园”珊瑚礁,在石螺口海滩观赏绚丽的珊瑚。

图片

涠洲岛五彩滩


2

小小花粉化石:远古世界的“信使”


你知道吗?那些随风飘散的花粉,一旦在海底沉睡成千上万年形成化石,就能成为科学家解读远古地球环境的“密码”。

图片

南海南部的热带植物花粉形态(供图 / 戴璐)


《小小花粉化石:远古世界的“信使”》带你走进花粉学的世界,一起看看不起眼的花粉化石如何化身“信使”,讲述海陆变迁的传奇故事。文章强调花粉化石对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保护环境,因为它们让亿万年前的故事在岩石中“鲜活”重现!

图片

现代植物花粉的形态(部分图片经过着色处理)(供图 / 毛礼米) 


3

探访“海上兵马俑”——

               漳州牛头山古火山口地质遗迹


你见过历经2000余万年、15次喷发依然保存完好的古火山口吗?本期热门文章《“海上兵马俑”——漳州牛头山古火山口地质遗迹》将带你走进这座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漳州牛头山火山口形似巨大的朝天喇叭,顶端宽50米,底部深3米,火山喷发时留下的各种痕迹,比如火山颈、岩浆流动纹路等,都清晰得像教科书案例。

图片


最震撼的是那些“柱状节理玄武岩”!近万根六边形石柱密密麻麻倾斜着,像一群“兵马俑”列队守护大海。这些石柱是岩浆慢慢冷却收缩的“雕刻作品”,也是火山15次“成长日记”的见证者。文章还将带你探索火山口周边的象形海蚀柱、喷气孔群,感受“岩浆与海浪的千年对话”。

图片

柱状节理的玄武岩石柱随处可见

从牛头山那些像兵马俑一样排列的巨石阵,到涠洲岛火山与海浪联手打造的奇幻地貌,再到南海海底藏着亿万年花粉的“时光胶囊”——这片土地上的地质奇观,正用最直白的方式讲述地球的往事。

《知识就是力量》8月新刊还有更多地质遗迹的神奇故事,带你走进“地球故事书”,用科学视角看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欢迎订阅!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赵青云 郭亦凡(实习)

运营编辑|赵青云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李雅欣


图片
图片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