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探针黑科技来了!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4-10 17:03:15
    小字号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漫长征程中,科学家曾长期在黑暗中摸索。那些微小的粒子、复杂的结构,如同隐藏在深处的宝藏,难以被发现和了解。而荧光探针的出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微观世界……


来自大自然的启迪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生物,例如水母、珊瑚、海葵等,可以在光的照射下发出彩色的荧光,这得益于它们体内存在的荧光蛋白。



受到这个启发,科研人员研发出了荧光探针——一种具有发光本领的分子或材料,当它遇到目标物时,会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凭借这些荧光信号,科研人员就能够轻松地在复杂的微观体系中追踪和识别目标物,深入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


荧光探针缘何发光?


那么,这些荧光信号是如何产生的呢?当荧光探针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例如紫外线)后,因为获得了能量,其内部的电子会变得异常活跃,从低能量级跃迁到高能量级。

但是,这种状态极不稳定,电子很快又会回到原来的低能量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没有消失,而是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即荧光信号。这有点像给气球充气(吸收能量),然后松手(释放能量)。

每个荧光探针的分子都有特定的形状和组成。如果荧光探针分子结构简单,共轭体系小,它可能会发出蓝光(波长较短);如果分子结构复杂,共轭体系大,它可能会发出红光(波长较长)。




因此,科研人员可以用荧光探针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观察这些蛋白质是如何在细胞膜上移动的,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理功能。


荧光探针的构成


荧光探针主要由3个关键部分组成:荧光基团、识别基团、连接基团。

荧光基团:它是整个探针的“小太阳”,负责发出荧光信号。

识别基团:碰到目标物时,识别基团会与目标物进行特异性结合,如抗原-抗体相互作用、酶-底物特异性反应等,因此,它们会紧紧结合在一起。结合成功后,荧光基团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生变化,荧光信号就会跟着改变。

连接基团:它就像一座桥梁,将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稳固地连在一起。


撰文 | 田思超
责任编辑 |牛一名 高琳 段阳阳
运营编辑 | 段阳阳 岳焕琦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荧光探针:让微观世界“闪闪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