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克院士智慧解答|脑认知研究为何选择2毫米小虫子做实验对象?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3-13 14:39:08
    小字号

问:科普视听对科学文化传承的意义是什么?脑认知研究为何选择2毫米小虫子做实验对象?

郭爱克:“两毫米的小虫子,可以学习记忆,学习记忆是我们人类才有的功能。”

问:本次大会主题是“镜头记录知识传承 光影传播科技力量”您认为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深意?

郭爱克:“我们古代的一个文化传承依靠什么呢?当时是靠在竹子上写字。后来,我们有了造纸术。而在今天这个时代,可以利用音像、录像等各个方面全景式地传递信息,并且这种信息传递可以覆盖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以,我觉得这很时尚,也是AI时代的一个特征。”

问:1993年,您建立了第一个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能介绍一下这个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吗?

郭爱克:“从德国回来以后,要开展脑认知研究。当时,面临以什么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的问题,就选择了果蝇。为什么会选择果蝇呢?有大象,有牛、有马,还有老虎,为什么偏偏选择果蝇做模式动物呢?一个原因是它的可行性,因为果蝇是一种模式生物。所谓模式生物,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的一些原理,来启发我们的认知。”

问:那么您认为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呢?

郭爱克:“这个大会主题很好。一定要让青少年更爱科学、更爱知识,让他们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非常严格且非常丰富的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之上。因为我们的未来是靠青年人来打造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会议的主题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非常重要。”

问:您对巴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郭爱克:“巴中是一个非常美丽且富有传统底蕴的城市。我们以前就知道,有一些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所以我对巴中很有兴趣,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城市。”